行业新闻

目前我国建筑业面临哪些挑战?

  一、资源消耗大。

  过去城乡建设工作重速度、轻质量,重规模、轻效益,重眼前、轻长远,形成“大量建设、大量消耗、大量排放”的建设方式,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、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,且也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,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。

  我国每年房屋新开工面积约20亿平方米,消耗的水泥、玻璃、钢材分别占全球总消耗量的45%、42%和35%,建筑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,从2000年2.88亿吨标准煤,增长到2016年8.99亿吨标准煤,年均增长7.4%,已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.6%。

  二、污染排放高。

  工程建设主要以粗放建造方式为主,在工程建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问题,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顽瘴痼疾。2015年我国建造相关的碳排放总量高达35.7亿吨CO2,超过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/3;10%~20%的PM10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。

  “我国城镇化进程维持较快速度,建筑垃圾排放量保持高位,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0亿吨,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%,大有建筑垃圾成围城之势。在国外,建筑垃圾是重要的再生资源。而我国,建筑垃圾乱堆放、污染环境等问题接连发生。”叶浩文说。

  三、建造方式粗糙。

  建造活动普遍采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进行,经营方式粗放、生产效率低、技术含量低、对劳动力依赖度高、成本不可控,产业链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,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,建筑性能和品质无法保证,且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浪费,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。

  目前我国开发商提供的新建住宅80%仍为毛坯房,二次装修产生大量建筑垃圾、施工扰民、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,也带来建筑结构受损、耐久性差、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。

  四、组织方式落后。

  人为肢解工程,将建筑工程条块分割及碎片化管理,割裂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,造成施工过程中大量设计变更、项目周期延长、管理成本增加、投资超额等问题,整体效率效益低。

  五、相关标准尚存差距。

 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,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措施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来制定,未能将绿色发展摆在标准编制的首位,与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、工作环境的需求仍有差距。 缺乏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绿色发展理念,缺乏节约资源、环境保护的要求;部分节能环保的指标要求,与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差距,部分技术措施未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, 标准中对耐久性要求有待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