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下建筑业的发展新思路与新方向
“互联网+”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
主持人:在新常态下,“互联网+”扫荡了从零售到金融等各个行业,有人甚至提出了“今后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”的观点。近来,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如何融入互联网浪潮,已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。首先有请各位嘉宾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谈谈“互联网+”对建筑业的影响。
李久林:互联网思维对建筑企业的影响,我个人觉得有3个方面:一是使各种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。建筑施工中各种信息、数据繁复,过去要查一个资料、数据,非常耗时耗力,现在一上网就能查到,非常方便,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二是使高大精尖项目的建设成为可能。我做过鸟巢项目的总工程师,像这样的非线性工程,其设计、建模必须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,如BIM,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管理人员都要做到了如指掌。没有信息化技术,要建这样的工程根本不可能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高大精尖项目的建设,都得益于BIM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崛起。三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。建筑业是典型的粗放型发展行业,搞施工的人老说自己“不是人”,承接一个项目,进场之前就要跟业主表态,自己的团队可以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不间断作业。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,就是施工不间断,天天有人盯着工地。之所以要这样,一是怕出质量安全事故,二是必须赶进度。但是,移动互联网的出现,改变了这种粗放管理模式,现在,一台智能手机,就可以全天候监控工地上的各种动态变化。
陈幼年:“互联网+”对行业传统监管模式的改变,我觉得是颠覆性的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改变了生产方式,使市场资源配置能够更加集中、优化;二是给监管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影响,或者说是重大变革。我简单地把互联网思维在安徽省建筑市场上的应用介绍一下。
近年来,安徽省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,全力投入安徽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,建成了“四库一平台”,即企业库、人员库、项目库、信用库和工作平台。企业库涵盖全省建设工程企业,其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、资质等级、安全生产许可、企业业绩、信用评价等信息,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入库唯一标识,可保证信息真实、及时。人员库涵盖全部注册人员和非注册人员的职称、资格、学历、简历、个人业绩与从业轨迹等基本信息。项目库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基本信息、参建企业、个人基本信息和监管信息数据。平台实现了多部门间和省、市、县(区)行政主管部门在同一个协同工作平台上信息的共用共享、不受层级限制、独立办理业务,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可留痕、可追溯,既实现了五方责任主体的落实,又实现了跨层级、跨部门、跨地区联动管理。简单来说,我们是用互联网技术,把日常的工作流程同平台信息深度融合到一个平台上,在保证信息真实、有效、及时的基础上,既改变了企业项目管理模式、改变了行业积弊,又实现了监管的有效性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称,安徽省创新监管方法,建立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平台,以大数据为依托,全程留痕,让监管无死角,收到了很好效果,值得全国同行业学习借鉴。今年元月,中国建设报用3个头版头条连续报道了安徽创新建筑业监管模式的做法,大家有需要可以看一下。
王本明:从整个建筑业角度来看,“互联网+”实际上是工业化、信息化融合战略的一次升级。结构施工、安装、幕墙、装饰装修等是建筑业的几个重要方面,从“互联网+”与这几个方面的融合来看,都各自处在不同的阶段。目前,结构施工仍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行业,其工业化进程才刚开始;安装、幕墙实际上是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的门类;装饰装修必须集成和整合各类材料的特点,与结构施工、幕墙不同。建造业各部分需要不同,其需要解决的矛盾也不同,我认为“互联网+”就是要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的主要矛盾,提出解决方案,促使行业转型升级。在结构施工方面,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,要不断加大工业化程度,在预制构件使用率、工业化产值率等方面寻求突破,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;在幕墙、装饰装修方面,共性就是如何吸引客户,对客户的管理、质量的控制、风险的控制等,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。但是从目前来看,整个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“互联网+”的出现,为全行业加快转型步伐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此外,生产、施工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。BIM、3D打印技术的应用,都是互联网思维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
刘刚:从研究的视角来看,“互联网+”对建筑业来说主要还是产业互联网的概念,其重点是互联网和建筑产业如何结合。产业互联网的特点或者说建筑互联网的特点,是以生产者为核心、聚焦于生产活动,其应用的技术也不是传统消费互联网的技术,它包括BIM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智能硬件以及移动应用等,这些技术可以在一个全价值链、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融合。
基于这种理解,“互联网+”对建筑产业、建筑行业产生的影响不是一个支点,而是重构,在重构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。以传统方式来说,一个生态圈里各个组织之间是有边界的,而且各个组织之间是相对孤立的,信息不共享、不协作;而在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之下,从长远来看,会形成一个新平台,这个平台是开放、集成、共享和协作的,这样各企业之间可能边界不再那么清晰。在这个平台之上,充分整合资源成为可能,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整合能力充分加强。以电商平台为例,以前企业在采购的时候,更多的是寻找合作者,或者自己评估合作供应商,整合的是优质的企业资源;而如今通过电商平台,企业实际上整合的是优质的社会资源。也就是说,企业的发展没有了空间、产业的限制。
另外,“互联网+”能够真正促使项目施工管理过程的精细化。BIM、物联网等技术在生产全过程的应用,必然会使效率充分提高。此外,技术创新会推动管理的变革,也就是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,必然会促进项目管理模式甚至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。以BIM为例,它实际上是基于信息数据和以模型为载体的集成化管理工具,它作为技术手段、管理工具,必然会对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形成冲击,倒逼整个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。这样的变化,“互联网+”融入建筑业,最终会由技术创新驱动管理模式变革。
所以,未来,可能企业不再会有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之分,今后所有的企业都将会是互联网企业。
须峰:我是到建筑业“跨界打劫”的,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我在服装行业工作了20年,3个月以前我还不是一个建筑人。我想从外来者的视角,谈谈“互联网+”对建筑业的影响。
“互联网+”、“+互联网”这个问题大家讨论得比较多,我认为,这要看发起的主体是谁。如果是由建筑业发起的,那么就是“建筑业+互联网”;如果说是互联网企业发起,那就是“互联网+建筑业”。发起主体的不同造成了市场的不同,互联网公司发起的“+建筑业”通常是一个双边市场,就像喝了酒之后会找代驾,会出现出租车跟客人这样的双向思维。如果说是建筑行业发起的话,那是一个单边思维。不管是“互联网+”还是“+互联网”,我觉得大家讨论得比较少的是这个“+”,而这个“+”恰恰是最重要的,进一步说,就是“转接”。无论是国际性的会议还是国内的会议,讲得特别多的两个字就是“连接”,“互联网+”和“+互联网”最终解决的是连接的问题。从这个意义上谈“互联网+”改变了什么,我觉得必须要提到互联网思维的两个特点:一是共享。人与人连接、物与物连接,最终达到智慧连接,连接会产生很大的变化。二是连接后会走向“社群”。实现连接以后,企业从组织构架到人、财、物都会有变化,这种变化某种角度来讲是显而易见的。现在,很多建筑企业老总的子女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,他们这一代人是真正“连接”的一代人,他们有什么特征?比如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看,在企业中,人和人是有雇佣关系的,但像 Uber、Facebook 这类企业,其雇佣关系是在发生变化的,比如从雇佣到合伙人的转变。因此,在这样一个风口,建筑同仁们应当从企业的组织构架和人、财、物方面去考虑“互联网+”能给我们带来什么,进而着手改革。
“互联网+”浪潮下建筑业融入的突破口
主持人:如今,大家都在谈论“互联网+”,但我们如何寻找建筑业和互联网的突破点,突破后的场景是怎样的,请陈幼年会长和李久林副总工程师分别介绍、展望一下。
陈幼年:从监管角度来说,它的突破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行业监管效率低下问题。安徽省建立的“四库一平台”,其大数据更新及时、真实有效,可据以分析行业、企业的宏观发展现状,项目微观的管理、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等情况,主管部门、企业、现场人员都可以利用一个共享、协作平台,实现互联互通。以前需要10个监督人员干的活,现在可能只要2个人就够了,而且效率更高。
用传统监管方式,经常会出现权责不清问题,利用该平台,可实现“全程留痕”,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,可以一目了然,强化了主体责任,不仅实现了监管方式的转变,也使行业、企业的发展更有持续性。
对企业而言,我觉得解决的是管理模式、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。之前,有一个大型建筑企业承建了一家医院项目,十几万平方米,造价将近10亿元,最后不能如期竣工,工期一拖再拖。我带几个人去一看,设计和施工脱节,冲突不断,施工难以进行。如果早用BIM技术,这些问题早就解决了。所以,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鲁贵卿总经济师说,在管理面,要实现管理标准化、标准表格化、表格信息化、信息精细化,最后要实现集团企业上下的互联互通、商务财务资金的互联互通、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、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,最终实现各个产业链条的互联互通,这就是“互联网+”给建筑业来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。
李久林:鲁贵卿总经济师实际上已经给我们建筑业指出了“互联网+”发展的方向,就是“建筑业信息化4.0”。但是,由于建筑业数字化程度不高,需要应用BIM等技术;由于行业管理对象的特点,需要物联网和云计算;由于地域性特点,需要发展移动互联网。因此,当前,“互联网+”加什么呢?我们认为加的就是BIM技术。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,首先要推动以BIM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,率先解决建筑业本身的数字化问题。未来,建筑业要把这些信息化技术和建造技术融合,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。建筑业只有和互联网“+”到一起,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现代化。这是值得全行业共同期待的场景。
"互联网+"浪潮下的变与不变
主持人:诚然,互联网思维给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,正如嘉宾所说,“互联网+”还是“+互联网”,主动权依然在企业手中。因此,在机遇面前,对行业来说,哪些应该改变、哪些应该坚持?
王本明:应该坚持走产业化道路,要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建筑业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:一是要重视技术装备更新,引导产业由以手工作业为主向以机械化、自动化设备推动工业化发展为主转变。二是人才培养要跟上。除工程技术人员外,产业工人的培养非常重要。这和技术装备更新是相辅相成的。建筑业未来面临的技术工人缺口会越来越大,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、不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,建筑业未来发展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,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点。
刘刚:“互联网+”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,建筑行业和企业必须要有这个意识,不要与趋势对抗,要顺势而为。
“互联网+”大潮下的变和不变,要回归到商业本质上来看待,即最终要体现在对客户的价值创造上。因此,最终不变的有两点:一是商业的本质不变;二是企业多年沉淀、积累的核心竞争力要保持和传承。建筑业融入互联网,要明确方向,首先要做好以BIM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的应用,形成生产建造过程的互联网化、集成化、虚拟化以及定制化。这些应用技术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,解决生产效率、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。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大数据,行业、企业要有意识地整理、加工,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征信系统,为后续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做好准备。
需要积极改变的,首先是组织模式。互联网模式强调的是与最终用户更加直接地接触,形成直接价值的传递,需要组织扁平化。扁平化的目的是激活组织内部的个体,让每个个体自主经营意识加强,最终形成自我经营和自我驱动。在这个意义上,企业的运营模式也要有所转变。以前企业日常运营更多地是去获取资源和占有资源,互联网思维更多地强调如何充分利用好社会化资源,更加强调开放、合作、共赢的经济模式。其次是激励机制的改变。一个企业的发展,最终需要人才推动。在互联网思维下,合伙人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模式,这种模式更能激发整个组织的活力和创新能力。须峰:现在,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、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,企业的组织方式一定也要随之改变。以前我们的组织原则以向心力为核心,一层一层往下传递,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特点是人人都是中心,领导讲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,很多意见、很多信息在基层发酵。所以,在当前形势下,我们必须变,必须融入到连接的时代、必须融入到智慧互联的时代。不变的是什么?不变的是要做好每一个项目、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杰里米·里夫金在《共享经济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》中提出,历史上有7次经济范式的转变,它们有个共同点,也就是在某个时刻,会出现3个不同的基础技术并且融合,改变整个价值链。这3个基础技术,第一个是通信,可以更加有效管理我们的经济活动;第二个是新能源,可以驱动我们的经济活动;第三个是新的交通模式,使我们经济能够运转。如今,一种被称作共享经济的新范式正在发生,所有人在互联网上被连接起来,进而以几乎零成本分享服务和商品。交通、能源和通信,都可以数字化,将这三个网络融合,就是“互联网+”。所以,我认为,我们必须做好每个项目,让每个中国人都体会到建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。